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癫痫治疗手术往往依靠对致痫灶的准确定位,目前各种定位方式都存在着一定限制.临床上使用的脑皮层电位图(ECoG)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是其空间分辨率不能满足要求.基于人脑中存在的神经血管偶联机制,提出一种利用微型光极与微型超声探头,通过探测脑微血管血流量来进行癫痫致痫灶定位检测的新方法.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脑皮层表面检测到的光极信号与癫痫发作期ECoG电信号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在脑皮层以下1 mm深度内,超声回波功率谱与ECoG电信号同样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该方法有望为临床癫痫致痫灶检测与定位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Cortex ID分析法用于18F-FDG PET脑显像术前定位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致痫灶的临床价值分析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致痫灶
脑葡萄糖代谢
CortexID
72例顽固性癫痫痫灶的脑电t定位诊断
顽固性癫痫
癫痫导联
美解眠诱发
药物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研究
癫痫
致痫灶
脑电图
核磁共振
脑磁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微型光极与超声探头的致痫灶定位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光电检测 超声信号处理 致痫灶定位 神经血管偶联机制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六十载激光与生物医学的融合发展”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2047.0207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洪涛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10 123 6.0 10.0
2 徐杰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88 786 14.0 24.0
3 焦阳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12 22 2.0 4.0
4 邵维维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6 15 2.0 3.0
5 沈之天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2 0 0.0 0.0
6 崔崤蛲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医用光学
光电检测
超声信号处理
致痫灶定位
神经血管偶联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