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采用多维波形编码(MWE)技术的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利用俯仰向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来实现多个发射波形重叠回波的可靠分离是一个关键问题.该文详细研究了星上实时波束控制与地面后置零陷控制相结合的混合俯仰向DBF分离方法的成像性能问题.作为一种包括星地两级DBF网络的级联结构,其中的星上部分通过在划分的多个天线子孔径上实现实时主瓣波束指向控制,确保在整个测绘上足够的信号接收增益;而后置自适应DBF网络主要完成零陷抑制的任务,以消除其它发射波形带来的距离向干扰,可自适应于地形高度起伏变化带来的视角变化.根据对发射波形时频结构先验信息的利用情况,提出了两种星上实时波束形成器的实现方式.对混合DBF方法下的成像信噪比和模糊度性能进行了理论建模与仿真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混合DBF方法可以为优化图像模糊度和信噪比性能提供额外的设计自由度,并降低星上数据通道数目.与纯地面DBF网络相比,采用混合DBF网络可以在显著减少星上输出数据量的同时获得满意的性能,在给出的实例中,实现相近性能的条件下,相应的星上数据通道数从10个减少到6个.
推荐文章
级联编码在OFDM系统中性能分析
RS编码
卷积码
级联编码
OFDM分析
多维波形编码信号大测绘带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MIMO-SAR
多维波形编码
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基于DBF技术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系统研究
星载SAR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数字波束形成
大斜视高分辨SAR双频域NLCS成像性能分析
合成孔径雷达
双频域
几何分析模型
距离徙动矫正
NLCS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维波形编码SAR俯仰向级联DBF成像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雷达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多维波形编码 多发多收 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模糊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雷达成像识别与对抗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855
页数 28页 分类号 TN92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0/JR201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波束形成
多维波形编码
多发多收
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模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雷达学报
双月刊
2095-283X
10-1030/T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