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治七年吴敏树东游至金陵,曾国藩以"簁邰"入韵作《喜吴南屏至》一诗,由此引发了晚清诗歌史上著名的"簁邰唱和"."簁邰唱和"主要围绕吴敏树与曾国藩及其幕府成员而展开,大江南北亦多有遥和者."簁邰唱和"是晚清文人于动乱平定、"同治中兴"之时的"集体发言",对理解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情感与心理期待有着不可轻视的价值."簁邰唱和"不仅增强了晚清文人特别是曾国藩幕府文人在政治立场与思想情感方面的群体认同,而且提供了切磋并提高诗艺的契机,强化了文人群体对诗学观念与诗歌风格的内部趋同与外缘吸引,对晚清"宋诗运动"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推荐文章
群体认同预测群际威胁: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的作用
群体认同
群际威胁
集体自尊
个体自尊
群体身份
群体认同在群际威胁与内隐城乡刻板印象间的调节作用
群际威胁
内隐刻板
城乡刻板
群体认同
潜艇艇员群体认同问卷的编制
认同问卷
群体认同
潜艇艇员
心理评估
听觉障碍青少年群体认同特点研究
群体认同
同伴群体
听觉障碍青少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曾国藩幕府"簁邰唱和"与晚清文人的群体认同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曾国藩 吴敏树 簁邰唱和 游幕诗歌 群体认同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8
页数 8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12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0.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春雨 河南大学文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曾国藩
吴敏树
簁邰唱和
游幕诗歌
群体认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