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中有关用工单位“二倍工资”的罚则诱发了现实中的“劳动碰瓷”乱象,这对维护当事人利益及实现司法公正带来重大威胁.究其原因,除立法本身问题外,法官在具体裁判中过于倚重立法,逃避运用法律方法有效进行法律解释构成不容忽视的因素.为追求“可接受”的裁判结果,法官在“劳动碰瓷”案件裁判中需要有效进行目的解释,并结合相应理论和实践寻找目的解释的基础依据.具体表现为,通过弱势地位理论发掘主观目的解释依据;诉诸诚实信用原则完善客观目的解释依据,以及将和谐劳工政策作为影响目的解释的“法律外因素”.
推荐文章
"碰瓷"案件的司法认定
碰瓷
主观故意
定性
《 民法典 》 下不法请托案件的裁判路径探析
不法请托
给付型不当得利
不法原因
费用归属
浅议调解劳动争议案件中谈话的技巧
劳动争议
调解
谈话技巧
超龄劳动者法律关系认定研究——基于32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退休年龄
领取养老保险
劳动关系定性
工伤待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劳动碰瓷”案件裁判中的目的解释运用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 学科
关键词 “劳动碰瓷” 二倍工资 法律解释 目的解释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部门法方法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3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30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劳动碰瓷”
二倍工资
法律解释
目的解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
半年刊
32开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