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发生在1919年5月4日.这是"五四"一词的由来.这一事件的出现,当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讲五四时期,不能不提五四运动;讲五四运动,不能不提《新青年》.在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爆发前两三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知识界特别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培育了一代"青年人",使之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的两三年内,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集聚了一批志同道合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进分子,成为介绍、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中心和组织中心.
推荐文章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论五四精神对树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启迪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媒介素养培育探究
青年
马克思主义者
媒介素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四时期《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年鉴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期刊文献与期刊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6-3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期刊年鉴
年刊
1671-6655
11-4794/Z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金盾出版社5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