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多胞薄壁结构具有轻量化、高比吸能的特点,在汽车、轮船、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结构的耐撞性与结构的拓扑方式及胞元数量密切相关.为了研究结构形状和拓扑优化对其吸能效果的影响,基于正多边形结构,通过内嵌多边形和外接圆管的方式设计了两类新型多胞薄壁结构,并对这两类多胞薄壁结构进行准静态和落锤冲击实验,利用高速相机记录结构的变形模式,并定量分析了结构的吸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除正三角形二级内嵌四边形所得结构在准静态加载实验后期出现了局部失稳现象外,其余结构在准静态和落锤冲击实验过程中均保持垂直受压,结构变形模式与吸能效果较好.通过比较两类结构的实验结果得出:不论是在准静态加载还是在落锤冲击的情况下,内嵌多边形结构的各项吸能指标都明显优于外接圆管的结构;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内嵌四边形结构的吸能效果明显优于内嵌三角形的结构.
推荐文章
多边形截面薄壁管撕裂卷曲吸能研究
理论力学
吸能
有限元
多变形截面薄壁管
撕裂
薄壁管轴向冲击的数值模拟与吸能优化
LS-DYNA
轴向冲击
动态屈曲
斐波那契搜索
结构优化
正八边形多胞薄壁管吸能特性仿真和优化?
多胞薄壁管
轴向压缩
吸能特性
优化设计
正多边形二维静态电场的仿真研究
正多边形
电场
有限差分法
PDE
Toolbox
仿真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多边形基多胞薄壁管的吸能特性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多胞薄壁结构 准静态加载 落锤冲击 变形模式 吸能特性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多孔材料和结构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
页数 9页 分类号 O34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3/bzycj-2019-04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强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 55 257 9.0 13.0
10 刘姗姗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 8 8 2.0 2.0
11 刘亚军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 4 7 1.0 2.0
12 何玉龙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胞薄壁结构
准静态加载
落锤冲击
变形模式
吸能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