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但钻探结果表明此类砂糖状白云岩发育层位和规模变化极大,因而对其成因的把握是这类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盆地西北部上寺剖面栖霞组为例,通过宏微观岩石学、碳氧同位素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砂糖状白云岩具有如下特征:①主要分为层状白云岩与斑块状白云岩两类,其中层状白云岩主要位于栖二段中部,斑状白云岩则分布较为广泛,位于栖一段底部和栖二段层状白云岩上部与下部;②层状白云岩由中—粗晶白云石构成,呈砂糖状,阴极射线下发红光,MgO/CaO为0.68,δ13CPDB和δ18OPDB均值为2.42‰与-6.18‰;③栖一段底部白云质灰岩内的白云石化斑块由细—粉晶白云石构成,阴极射线下多不发光,MgO/CaO为0.54,δ13CPDB和δ18OPDB均值为1.69‰与-1.23‰;④栖二段顶部与底部斑块均呈砂糖状,阴极射线下顶部为具有不发光的核心与发红光环带的细晶白云石组成,而底部为发暗红光的中粗晶白云石组成,MgO/CaO分别为0.59和0.68,δ13CPDB和δ18OPDB均值分别为2.16‰、-6.50‰和3.32‰、-3.75‰.基于以上野外工作与室内分析结果认为,①栖霞组底部发育两个准同生暴露面,其下为斑状岩溶系统,岩溶系统多被白云石化;②栖霞组顶部发育早成岩期暴露面,岩溶分带清晰可见,岩溶系统均被白云石化;③砂糖状白云岩是由于重卤水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与热液白云石化叠合形成,但由于岩溶发育的位置与程度的不同导致两期白云石化叠合的结果存在差异.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 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探讨
四川盆地
栖霞组
白云岩
云质"豹斑"灰岩
白云岩形成模式
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储渗空间类型及成因
四川盆地中部
中二叠世
栖霞组
茅口组
白云岩储集层
热液白云岩
储渗空间
储集相
锶同位素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水白云岩成因及其分布
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
中二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
硅质白云岩
热水成因
热次盆微相
有利储集相带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白云岩
孔隙型储层
岩溶储层
勘探方向
热水沉积
热次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砂糖状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制 ——以广元上寺剖面为例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二叠统栖霞组 白云岩成因 岩溶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 热液白云石化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1-610
页数 20页 分类号
字数 134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20.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8)
共引文献  (446)
参考文献  (5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6(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19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6(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1(5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3(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5(4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6(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二叠统栖霞组
白云岩成因
岩溶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
热液白云石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