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今学者因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以为儒家将义与利对立起来.事实上,历代儒家学者多以《易传》“利者义之和”解孔子所言义利关系,既讲义与利的不同,又更多地讲义与利的相互统一.汉唐儒家既讲“天道之利”“君子利益万物”与义的统一,又认为“人世之利”以及为人所恶之利与义的对立.宋代朱熹既讲“义中自有利”,“惟合于义,则利自至”,又强调应当“自义为之”,不可“自利为之”.明清儒家依然以“利者义之和”解孔子的义利关系,并与朱熹的解读相通.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理解儒家的义利之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易传》“利者义之和”看儒家的义利之辨——以朱熹理学的观点为中心
来源期刊 学习与实践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儒家 义利之辨 《易传》 利者义之和 朱熹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历史与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B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乐爱国 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 16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儒家
义利之辨
《易传》
利者义之和
朱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与实践
月刊
1004-0730
42-1005/C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发展大道495号
38-9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