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与生理生化的化感效应,以模拟自然条件下雨雾淋溶方式,采用不同浓度的茶树凋落叶浸提液(CK:0 mg·mL-1、T1:6.25 mg·mL-1、T2:12.5 mg·mL-1、T3:25mg·mL-1和T4:50 mg·mL-1)处理菘蓝,测定其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细胞膜损伤率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02)、渗透调节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 表明,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与CK相比,T1对菘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浸提液浓度超过菘蓝的耐受阈值时,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则持续增加.与CK相比,T1的MDA含量、细胞膜损伤率和H2O含量差异不显著,而T3、T4则显著升高.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T1的过氧化物酶(POD)与抗坏血酸氧化物酶(APX)活性最高,T2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而T3、T4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T1的Pod、Cat、Apx基因表达量最高,而T4则抑制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此外,POD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和APX活性与其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浓度的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于菘蓝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浓度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长、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积累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总黄酮含量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幼龄茶园中茶树-菘蓝复合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
茶树凋落叶浸提液
菘蓝
发芽期
化感作用
酶活性
基因表达量
3个树种凋落叶水浸提液对三叶鬼针草生长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化感作用
凋落叶
三叶鬼针草
入侵植物
抗性生理
互花米草浸提液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效应
互花米草
中肋骨条藻
化感物质
浸提液
抑制作用
五爪金龙化感效应研究Ⅱ.凋落物的化感潜力
五爪金龙
凋落物
化感潜力
薇甘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树凋落叶浸提液对菘蓝生理生化的化感效应
来源期刊 核农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菘蓝 茶树凋落叶浸提液 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 靛玉红 总黄酮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同位素示踪·资源环境·动植物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7-133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7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0.06.13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晓清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78 624 13.0 20.0
2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9 498 13.0 20.0
3 沙俊涛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 0 0.0 0.0
4 陈青青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 2 1.0 1.0
5 缪雨静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6 5 1.0 2.0
6 屈仁军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3)
共引文献  (492)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2(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3(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菘蓝
茶树凋落叶浸提液
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
靛玉红
总黄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农学报
月刊
1000-8551
11-2265/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3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