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首诊CT阴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T表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新冠肺炎的临床资料、CT表现,以及起病至各次CT检查时间间隔.2位医师分别统计病灶初次CT阳性表现特征,计算CT分值.应用Origin 2019软件拟合CT分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得出拟合方程.结果:46例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31(27.2,57.5)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78.26%,36/46)、咳嗽(63.04%,29/46).46例病灶主要位于下肺(63.64%,77/121),背侧(56.52%,26/46)、外周分布(86.96%,40/46)多见.病灶早期多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69.57%,32/46)、斑片状(84.78%,39/46);伴随征象可见病灶内血管增粗、支气管扩张、小叶间隔增厚;均未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46例共行208次CT检查,拟合CT分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方程为Y=0.0812+0.38635 X-0.00909 X2(决定系数R2=0.218,F=27.017,P=3.804×10-11).46例初次CT阳性表现距离起病的时间间隔为6(5.0,8.0)d;CT表现达峰时间为12(11.0,13.0)d;初次CT阳性表现距基线CT阴性间隔为5(4.0,5.0)d.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发病初期胸部CT可表现为阴性,病灶早期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初次CT阳性表现距离起病约6 d,影像表现达峰时间自起病后约第12天;病变范围随时间呈先扩大后逐渐吸收的特点.
推荐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诊断
治疗
孝感,湖北
胸部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疫情防控中的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CT
CT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性肺炎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及CT影像表现初步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首诊CT阴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CT特征及影像变化特点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9-4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0.05.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2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双月刊
1672-0512
11-4894/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24-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