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保证空气间隙1.5 mm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分别在13 kV、14 kV和15 kV的充电电压下完成了99.0Sn-0.3Ag-0.7Cu(SAC0307)和T2 Cu薄板的连接,并对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拉伸强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C0307/Cu电磁脉冲焊接的临界充电电压介于13~14 kV之间;当充电电压为15 kV时,获得的焊接接头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22.23 MPa,界面平均显微硬度为41.04 HV;此外,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分析发现,接头中基本没有金属间化合物形成.
推荐文章
新型低银钎料SAC0307X的研究
Sn0.3Ag0.7Cu
力学性能
润湿性
熔铜率
抗氧化性
显微组织
磁场对Sn-0.3Ag-0.7Cu焊点显微组织及性能影响研究
低银无铅钎料
静磁场
凝固
焊膏
显微组织
金属间化合物
无铅SAC0307焊料润湿性与漫流性集成测试
无铅焊料
润湿性
漫流性
集成测试
SAC系无铅钎料中银含量对接头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无铅钎料
冲击性能
拉伸强度
银含量
金属间化合物
脆性断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AC0307/Cu电磁脉冲焊按按头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焊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异种金属连接 界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焊接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444+.9
字数 28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2/j.issn.1001-2303.2020.05.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立孟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60 268 8.0 12.0
2 冉洋 11 47 3.0 6.0
3 王刚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24 51 3.0 6.0
4 苏子龙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3 0 0.0 0.0
5 徐永庚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高雷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磁脉冲焊接
异种金属连接
界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焊机
月刊
1001-2303
51-1278/TM
大16开
成都市二环路东一段29号
62-81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7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