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测和研究大气能见度与湍流特征,应考虑大气湍流气团运动与气溶胶粒子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但传统测量仪器只能单独测量能见度或者大气湍流,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布格-朗伯定律与光强起伏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大气能见度与湍流同步测量系统.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可用,与同行业已有仪器测量结果相对误差为6.7%.相对于传统仪器,其设计更为简捷,成本更加低廉.
推荐文章
透射式能见度无线测量系统设计与软件实现
ZigBee
CC2450
能见度检测
无线传输
基于CCD的大气水平能见度测量方法研究
大气光学
电荷耦合器件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
普通线性回归
大气水平能见度
软硬件协同设计分析
传统设计
软硬件
协同设计
基于CDM模型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实现
CDM模型
协同设计
验证
HSCT平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气能见度与湍流同步测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来源期刊 电子器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大气湍流 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2-4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15.3
字数 4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20.02.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永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7 263 7.0 16.0
3 庄建军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186 8.0 13.0
4 黄骄龙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 1.0 1.0
5 张通晓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能见度
大气湍流
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器件
双月刊
1005-9490
32-1416/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7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