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侨城北方集团长期公共艺术计划"与其说是对公共艺术空间的进一步研究,不如说是对传统公共艺术认知的颠覆.传统公共艺术理论的研究锚点在于公共物理空间和城市,而现在,华侨城将当代艺术打入公共空间,颇有值得玩味之处.当代艺术的理论更具褶皱和张力,具备更丰富的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研究指涉;同时,把当代艺术的载体—展馆也作为空间激发点,将其驻于某个城市的文脉之上;如同俄罗斯套娃,作品、事件、理念的不断交叠与混合,呈现出多维混杂的局面—而这往往意味着新的理论或模式的诞生.这就是华侨城"移动的美术馆"项目的有趣之处:力量遒劲,魅力绵延,又不动声色.
推荐文章
纪念性公共艺术唤起社会共同记忆
公共艺术
纪念性
共同记忆
论公共艺术与街道空间活力重塑
公共艺术
街道空间
城市文化
街道活力
城市更新
形状记忆聚合物机理、表征与多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进展
形状记忆聚合物
机理
表征
多形状记忆
基于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空间可展桁架结构研究
形状记忆效应
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结构
桁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空间的折叠与记忆的形状:华侨城如何拓展公共艺术定义
来源期刊 艺术当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现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当代
双月刊
1672-4402
31-1918/J
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593号2号楼211室
4-745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