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相关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征,并根据不同的PFO解剖特点,确定其缺血性病变类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15年5月-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住院接受PFO介入封堵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颅脑MRI检查,并通过TCD确定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量,经食道超声检查确定PFO诊断及其解剖结构.总结PFO相关缺血性卒中的影像学特征,并根据不同的PFO解剖特点,确定其缺血性病变类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共入组1 08例患者,平均年龄46±11岁,其中男性78例(72.2%).PFO直径(静息状态)平均1.5±1.1 mm,雨帘状RLS 75例(69.4%),原发隔活瓣长度平均9.5±3.7 mm,长隧道型PFO 37例(34.3%),PFO伴过间隔血流76例(70.4%).PFO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MRI显示梗死血管累及前循环42例(38.9%)(单侧前循环29例+双侧前循环1 3例),后循环39例(36.1%),皮层梗死22例(20.4%),皮层下梗死7例(6.5%),深部梗死44例(40.7%),皮层、皮层下梗死+深部梗死35例(32.4%);单一梗死31例(28.7%),多发梗死77例(71.3%).不同的RLS量、PFO大小之间比较,脑梗死分布、梗死部位和梗死数量方面未发现影像学差异.长隧道组和非长隧道组的梗死部位(P=0.037)和梗死数量(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长隧道组更多见皮层梗死(35.1%vs12.7%)和单一梗死(43.2%vs21.1%).有过间隔血流组和无过间隔血流组在梗死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有过间隔血流组后循环梗死发生率更高(43.4%vs16.8%).结论 PFO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影像学上梗死血管累及前循环和后循环的比率相似,梗死部位以深部梗死和多发梗死为主.长隧道型PFO与非长隧道型相比,皮层梗死和单一梗死更多见.伴有过间隔血流的PFO多发生后循环梗死.
推荐文章
介入封堵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短期疗效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封堵术
抗血小板药物
短期疗效
生活质量
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发生情况分析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脑缺血
卒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卵圆孔未闭相关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神经影像学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4-5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7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5.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神经影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