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TEM β-内酰胺酶变构位点的功能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并针对该位点开展潜在的先导药物分子的研究.方法 采用长时间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对β-内酰胺酶的野生型结构与耐药性突变型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活性位点和变构位点在野生型与突变型中功能性变化的情况,以研究变构活性位点是否可以克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针对变构位点采用虚拟筛选的方法,通过筛选大型化合物数据库,筛选潜在的先导候选药物分子.结果 与结论 长时间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不同于活性位点,β-内酰胺酶变构活性位点不会受到突变体的影响;虚拟筛选发现一些苯基呋喃类和吲哚类化合物可结合于变构位点,具有潜在的变构抑制调节功能.本文再次验证了前期发现的TEM β-内酰胺酶变构位点潜在的成药性,并针对该位点发现了两大类候选变构抑制剂.
推荐文章
TEM型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EM型
基于TEM β-内酰胺酶突变与变构关系分析的抗生素耐药机制
TEM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机制
直接耦合分析
分子动力学
构象阻挫评估
药物设计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细菌耐药
β-内酰胺酶
(+)γ-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γ-内酰胺酶
(-)γ-内酰胺
生物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EM β-内酰胺酶变构位点与相应先导药物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TEM β-内酰胺酶 耐药机制 新药设计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微生物药物筛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11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彦斌 32 155 9.0 11.0
2 刘焕香 8 67 5.0 8.0
3 白雯静 2 0 0.0 0.0
4 邱国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EM β-内酰胺酶
耐药机制
新药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