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SBAR交班模式在提高新生儿无陪病房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新生儿无陪病房的11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新生儿无陪病房的9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交接班时间、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NASR)量表评估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质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 (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 (16/92) (P<0.05);观察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护理结果等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交接班效率,增进合作、监控、责任,促进病人参与,保证合作安全,提供病人所需信息及NASR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对新生儿无陪病房交接班质量的评价.
推荐文章
SBAR模式在规范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SBAR模式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规范交班
基于SBAR沟通模式提高手术交接班质量的效果评价
SBAR沟通模式
交接班
手术
流程规范
SBAR沟通模式在ICU床头交接班护理中的应用
床头交接班
SBAR沟通模式
重症监护室
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BAR交班模式在提高新生儿无陪病房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SBAR交班模式 新生儿无陪病房 质量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0.01.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BAR交班模式
新生儿无陪病房
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工程
月刊
1672-2019
11-49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8室
42-27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0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2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