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催化去除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兴的空气净化技术,但极易生成毒副产物二氧化氮(NO2),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氮化硼(BN)纳米片为模板,用原位生长法在其表面形成溴氧铋(BiOBr)纳米片,成功构建二维–二维(2D-2D)可见光催化剂BiOBr-BN.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BiOBr通过界面作用将电子转移至BN,形成内建电场,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BiOBr作为NO氧化的活性面,增强氧气(O2)的吸附和活化,抑制NO2的生成.可见光催化氧化NO性能测试结果表明,5%BiOBr复合BN后,NO去除率从24.6%提高到39.5%,NO3-的氧化选择性从36.6%提高到82.7%.
推荐文章
预臭氧化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
消毒
副产物
预臭氧化
二氧化氯消毒剂性能及其消毒副产物的毒性
二氧化氯
消毒副产物
消毒
饮用水
氯消毒副产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
氯消毒副产物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有机添加剂对抑制锌粉催化合成炔基硅烷副产物的影响
锌粉
硅烷化
端烯副产物
选择性
催化
化学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iOBr-BN光催化氧化NO及其抑制毒副产物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溴氧铋 氮化硼 光催化 一氧化氮 毒副产物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5-1262,中插1-中插3
页数 1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541/jim20200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莹 21 47 4.0 6.0
2 曹玥晗 2 0 0.0 0.0
3 郑倩 1 0 0.0 0.0
4 黄南建 1 0 0.0 0.0
5 董帆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溴氧铋
氮化硼
光催化
一氧化氮
毒副产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