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四项分析孕晚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方法 将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73例孕晚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血小板减少症组,将同时期5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血小板计数(PL T)水平将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分为Ⅰ组(PL T:80~99×109/L,26例)、Ⅱ组(PL T:50~79×109/L,34例)、Ⅲ组(PL T<50×109/L,13例),血小板减少症组与对照组均进行T EG和传统凝血四项检查,T EG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值)、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 A)及凝血综合指数(C I),传统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四组患者传统凝血四项及TEG检查参数,分析孕晚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水平与凝血四项及TEG参数的关系.结果 血小板减少症 Ⅰ 、Ⅱ 、Ⅲ 组及对照组间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小板减少症Ⅰ、Ⅱ、Ⅲ组及对照组间K、MA、C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486、31.142、37.806,均P<0.05),R及α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Ⅲ组K水平高于对照组与Ⅰ组,Ⅱ、Ⅲ组的MA、CI值均低于对照组及Ⅰ组(q=2.203~8.043,均P<0.05),Ⅲ组K水平高于Ⅱ组,M A、CI值低于Ⅱ组(q值分别为7.550、4.713、5.450,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减少症组PL T水平与PT、ATPP、TT、FI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TEG参数R、K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34、-0.563,均P<0.05),与α角、MA、CI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2、0.641、0.594,均P<0.05).结论 与传统凝血四项相比,TEG在监测孕晚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