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增密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光氮分布、衰老特征、及其对光能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为陕西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支撑.[方法]于2017—2018年以陕单609(紧凑型)和陕单8806(平展型)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45000、60000、75000和90000株/hm2),测定了冠层光氮分布、叶片衰老、物质生产、光能利用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陕单609和陕单8806分别在90000株/hm2(13824 kg·hm-2)和60000株/hm2(9566 kg·hm-2)达到了最高产量,与45000株/hm2相比,90000株/hm2下陕单609和陕单8806的穗粒数(17.8%和30.1%)和百粒重(15.2%和19.6%)均降低.同一密度下,2个品种的冠层光能截获率和叶片氮素浓度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冠层上部光能截获率和叶片氮素浓度不断增加,中层和下层的光能截获率和叶片氮素浓度不断下降,当密度增至90000株/hm2时,陕单8806冠层中部和下部的光能截获率分别较陕单609低8.8%和70.6%,且陕单609中层和下层的叶片氮素浓度较陕单8806高16.0%和40.5%.当密度从45000株/hm2增至90000株/hm2,陕单609和陕单8806成熟期相对绿叶面积分别降低36.4%和63.3%,叶片平均衰老速率分别增加40.2%和34.6%,冠层不同层次叶片衰老启动的时间顺序为下层>上层>中层,与陕单8806相比,90000株/hm2下陕单609生育后期冠层中上部的绿叶面积较高,且下层维持较高的绿叶面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吐丝前后的氮素吸收量和氮收获指数显著增加,当密度增至90000株/hm2时,陕单609吐丝前后的氮素吸收量、氮收获指数分别较陕单8806高23.5%、43.9%、12.7%.增密后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冠层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率显著增加,密度增至90000株/hm2时,陕单609的生物产量、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光能利用率和收获指数分别较陕单8806高26.1%、10.2%、9.1%和14.8%.[结论]与陕单8806比,紧凑玉米陕单609密植下较好协同优化冠层光氮空间分布,增加了群体花后中下部光能截获量,延缓群体冠层花后中下层叶片衰老,促进群体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光能利用率.
推荐文章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
株型
种植密度
冠层结构
干物质积累转运
籽粒灌浆
基于三维冠层模型的玉米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模拟
光合作用
作物
模型
冠层光分布
三维点云
植物功能结构模型
光响应曲线
光能利用效率
棉花冠层不同尺度光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棉花
冠层
光合有效辐射
Surfer
空间统计学
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
株型
氮素
种植密度
形态
光合性能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光氮分布、衰老特征及光能利用 对增密的响应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春玉米 株型 种植密度 冠层衰老 光氮分布 光能利用率
年,卷(期) 2020,(1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综合农艺管理与春玉米缩差增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9-307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7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仁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68 1266 20.0 34.0
2 杨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5 283 8.0 16.0
3 李从锋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7 54 1.0 7.0
4 柏延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3 1.0 1.0
5 张宏军 1 0 0.0 0.0
6 朱亚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3 1.0 1.0
7 郑学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4)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玉米
株型
种植密度
冠层衰老
光氮分布
光能利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