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酸蚀不同时间和不同磷酸酯单体预处理对牙釉质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切割一定规格的牙釉质试件并以钨钢车针抛光.分别使用35%磷酸酸蚀3、15、30、60 s,含有磷酸酯单体GPDM(glycerol phosphate dim?ethacrylate)的两步自酸蚀粘结剂Optibond Versa(OV)中的预处理剂和含有磷酸酯单体10?MDP(10?Methacryloyloxydecyl di?hydrogen phosphate)的Tetric N Bond Universal(TNBU)进行表面预处理20 s,采用表面轮廓仪测量牙釉质表面粗糙度(Ra),与未处理组(Ctr)做对比,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微观形态.结果 35%磷酸酸蚀获得的表面粗糙度最高,其余依次是OV,TNBU和Ctr(P<0.05).SEM观察显示,磷酸酸蚀3 s即可见釉柱轻度溶解,酸蚀15 s形成典型的鱼鳞状排列的蜂窝结构,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釉柱间隙愈发明显,釉柱结构出现塌陷.OV预处理剂处理过的牙釉质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的釉柱边界.TNBU未见明显的釉柱蚀刻表现,划痕仍明显.结论 磷酸酸蚀牙釉质时间以15 s为宜,经过磷酸酸蚀和OV预处理剂可以增加牙釉质表面粗糙度.OV预处理剂中的GPDM单体也可使牙釉质表面脱矿且脱矿深度大于TNBU中10?MDP.
推荐文章
渗透树脂处理釉质白垩斑的表面粗糙度及颜色稳定性
树脂类,合成
牙釉质
龋齿
表面特性
颜色
磷酸酯功能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抗泥性能的影响
聚羧酸减水剂
磷酸酯
蒙脱土
净浆流动度
吸附
Alzheimer样磷酸酯酶缺陷导致神经细丝异常磷酸化和聚积
阿尔茨海默病
冈田酸
神经细丝
磷酸化
多元磷酸酯酸洗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
输油气管道
缓蚀剂
多元醇
多聚磷酸
套管
油管
钻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酸蚀和不同磷酸酯单体预处理牙釉质表面的微观形态学观察和粗糙度评价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牙釉质 磷酸酸蚀时间 磷酸酯单体 表面微观形态 表面粗糙度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8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1/j.cnki.kqyx.2020.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晨 66 265 9.0 12.0
2 谢海峰 48 196 7.0 11.0
3 石炜 4 7 2.0 2.0
4 杨家雪 2 0 0.0 0.0
5 景双林 7 32 2.0 5.0
6 韩菲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牙釉质
磷酸酸蚀时间
磷酸酯单体
表面微观形态
表面粗糙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
月刊
1003-9872
32-1255/R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28-7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9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