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上,匠作之喻已然成为中国诗学批评的普遍经验。从工匠范式向诗学批评的理论跨越,匠作之喻创生了镜像、参照、模范、介导等工作模式,将工匠范式转换为普遍的诗学批评理论。工匠范式在诗学批评中既能承担发现理论与经验转换的概念角色,又能形成彼此沟通与譬喻的阐释机制。匠作之喻不仅能对诗学批评的理论范式做出自我筛选,还具有分解与切换诗学批评话语的书写方式,彰显出中国诗学批评话语体系的本土化与生活化特色,或成为古代诗学批评的基本工作路径。澄明此论,有益于当代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构。
推荐文章
玄学奇喻与新批评文学有机整体观
新批评
文学有机整体观
玄学奇喻
张力
多恩
玄学奇喻与新批评文学有机整体观
新批评
文学有机整体观
玄学奇喻
张力
多恩
"气"的诗学阐释--中国诗学研究的视角转换及思考
元气
生命力
本真
整体人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匠作之喻与中国诗学批评
来源期刊 中国文艺评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工匠范式 匠作之喻 诗学批评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1
页数 14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天波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48 6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匠范式
匠作之喻
诗学批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艺评论
月刊
2096-0395
10-1342/J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