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容量储热在热电联合系统内应用,可以突破"以热定电"的局限性,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控制灵活性和调节性能.将高压电引入高密度、高热容量固体储热装置中,多个储能单元可灵活串并联,利用水电分离技术解决绝缘问题,实现高压超大容量供热.通过在发电侧应用高压大容量电储热技术提升风电接纳能力,根据电热综合调度模型约束条件,协调优化电储热设备运行方式,保证电网安全和供热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弃风.在预设的电网低谷时间段或弃风电时段,自动控制系统(AGC)接通高压开关,当高温蓄热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或风力发电弃风电时段结束时,AGC切断高压开关.通过AGC指令更加密集化寻找最佳弃风时刻和风电消纳极限.最后结合电力系统实际,验证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式合理性.
推荐文章
辽宁风电装机容量333万千瓦
风电装机容量
辽宁电网
千瓦
调度通信
大风天气
电网技术
风电接入
信息表
基于分段平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储能系统(ESS)
风力发电
容量配置
平滑输出
风水互补系统最佳风电配置容量方法研究
风水互补系统
最佳风电容量
互补送出
输送通道
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系统风电备用容量的储能配置
风力发电
储能系统
双馈风机
转子超速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预留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压超大容量电储热接纳风电调度方法
来源期刊 东北电力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电消纳 大容量 电储热 最优调度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6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顺江 12 25 3.0 4.0
2 凌兆伟 3 1 1.0 1.0
3 句容滨 1 0 0.0 0.0
4 詹克明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48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电消纳
大容量
电储热
最优调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电力技术
月刊
1004-7913
21-1282/TM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四平街39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6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