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书是阿帕杜莱立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民族国家未来的思考。阿帕杜莱认为以往的以血缘、亲缘等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群体,在现代电子技术和媒体的冲击之下,脱离了原本国家边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流动。人的流动、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流动,影响着媒体及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暴力的出发点可能来自于对基于想象的身份误读的背叛感。进而认为人们依据想象来构建身份认同,民族国家正走向没落。
推荐文章
对读后感教学的一些思考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读后感
读后感--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
读后感
拓宽视野
写作之门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例谈读后感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
问题情境
互动探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想象的现代社会——《消散的现代性》读后感
来源期刊 海外文摘 学科
关键词 现代性 全球化 想象 民族国家
年,卷(期) 2020,(18)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艺术|CULTURE&AR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0
页数 2页 分类号 B0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31/j.1003-2177.2020.18.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性
全球化
想象
民族国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文摘
周刊
1003-2177
11-1820/Z
北京西四北五条2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