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松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因子的变化规律,本试验以'黄金芽'茶苗为材料,设置松茶间作及常规露天栽培两种模式,测定两种不同模式下的气象因子、土壤因子以及生物因子等指标.结果表明,茶树生长季节内,与露天栽培相比,松茶间作下的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幅较小且相对稳定,其气温为12.02~24.96℃,空气湿度为52.09% ~91.81%,土壤温度为10.00~25.25℃,土壤湿度为8.89% ~20.71%;松茶间作下的光照强度和风速均低于露天;松茶间作土壤(0~40 cm)的容重较小,但有机质、速效NPK和全效NPK含量均较高;两种栽培模式下的茶树主要发生虫害相似,但虫害发生规律不同,并且松茶间作下的虫害天敌种类及数量均高于露天.
推荐文章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栗茶间作
茶园
生态环境
茶叶品质
茶稻间作系统的生态结构特征及生理特性研究
茶稻间作
生态结构
生理特性
南方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茶稻间作
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南方丘陵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照茶区'黄金芽'幼苗松茶间作的效应研究Ⅰ.茶园生态环境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金芽 松茶间作 生态环境 日照茶区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71.104.7
字数 43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20.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晓君 6 5 1.0 1.0
2 牟丽云 1 1 1.0 1.0
3 黄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金芽
松茶间作
生态环境
日照茶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