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即时造影提示覆膜支架近端出现Ⅰ型内漏,通过追加植入体外预开窗的支架延长段(CUFF)以延长锚定区,并消除Ⅰ型内漏的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技术要点.方法 2016~2017年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实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623例,其中6例患者在第1枚覆膜支架植入后,采取了追加植入1枚体外预开窗CUFF的方法处理了近端Ⅰ型内漏并保留了弓部分支动脉.6例患者平均年龄63.3(54~76)岁,男4例、女2例,其中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穿通性溃疡3例,全部接受经股动脉途径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率100.0%,预开窗技术分支动脉保留成功率100.0%,预开窗平均时间10.3(6~17) min.5例保留了左锁骨下动脉,1例同时保留了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后者经开窗向左颈总动脉植入覆膜支架1枚.本组锁骨下动脉均未植入支架.Ⅰ型内漏消除率83.3% (5/6),1例患者术后仍有微少量内漏,未予进一步处理.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10.3(3~25)个月,即时造影残留微少量内漏患者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内漏完全消失,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无死亡患者.结论 对于腔内修复治疗术中出现近端Ⅰ型内漏的主动脉弓降部疾病患者,采取追加植入体外预开窗CUFF的方法,可在延长近端锚定区的同时成功保留弓上分支动脉.
推荐文章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临床分析
主动脉瘤,腹
血管成形术
内漏
主动脉弓部夹层腔内修复联合开窗手术的麻醉管理
主动脉弓
夹层
腔内修复
开窗
麻醉
腔内修复术治疗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
治疗
腔内修复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FF预开窗技术治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近端内漏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Ⅰ型内漏 开窗 分支动脉 主动脉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7-4848.2019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畅 12 31 4.0 5.0
2 方坤 5 16 3.0 4.0
3 罗明尧 7 18 3.0 4.0
4 张雄 1 0 0.0 0.0
5 薛云飞 1 0 0.0 0.0
6 赵嘉伟 1 0 0.0 0.0
7 范博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Ⅰ型内漏
开窗
分支动脉
主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