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感性认识是具体和直接的,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的整个观念世界也是以感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却在《精神现象学》中对感性确定性提出了根本性质疑,他认为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并不是毫无前提的,在通常情况下,自我与对象之间的直接关系只是自我作为主体能够确定对象的存在.在感性认识的过程中,自我与对象都是共相,自我也只是以普遍性的方式来认识对象.人类的语言只是一种普遍性的符号和工具,只能以一种普遍的符号化的方式来象征事物,这就是感性认识的种种局限性.
推荐文章
从“现实的个人”探析马克思对黑格尔个人观的批判与超越
“现实的个人”
黑格尔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康德
批判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青年时代 学科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感性确定性 共相 语言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52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天运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神现象学》
感性确定性
共相
语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时代
旬刊
1002-6835
52-1032/GO
贵州省贵阳市青年路167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2
总下载数(次)
166
总被引数(次)
42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