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无水硫酸铜为铜源,采用配位沉淀法合成不同粒径、分散性好的球形纳米CuO颗粒,使用XRD和SEM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了粒径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大,纳米CuO的粒径逐渐增大;若体系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吐温-80,合成出来的纳米CuO颗粒的粒径相差不大,若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合成出来的纳米CuO颗粒的粒径随着SDBS质量的增大逐渐减小;粒径对纳米CuO颗粒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粒径的减小,纳米CuO颗粒对紫外光的吸收变强.
推荐文章
人造氧化铜叶子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人造叶子
分级多孔结构
CuO
可见光
光催化
TiO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磁控溅射
TiO2纳米薄膜
紫外-可见光谱
禁带宽度
三维纳米结构氧化铜球的制备及其光吸收特性的研究
碱式碳酸铜
热分解法
三维纳米结构
CuO球
烟丝提取物紫外-可见光谱预测烟气烟碱含量
紫外-可见光谱
预测模型
烟气
烟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铜的可控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CuO 合成 粒径 紫外-可见光谱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6-17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58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萍 20 43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CuO
合成
粒径
紫外-可见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