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优化投射式电容织物触摸垫结构,以得到优异的触控性能,针对条形电极形式,以触摸前后电容的相对变化率表示触控信号,运用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电极宽度与不同电极间间隙对投射式电容织物触摸垫初始电容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宽度和电极间间隙的增加使触摸垫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间的初始电容增加,但电极宽度影响更为显著,并且触摸垫电极间的互电容呈边缘小中间大的分布状态.在电极导电率为61.6×106S/m,电极宽度约为2mm~3mm,电极间间隙在3mm左右情况下实验,结果显示,触摸垫在触摸前后的电容变化率较大,触控信号较强.
推荐文章
投射式电容屏触控轨迹Z字形噪声快速滤波算法
信号处理
电容触摸屏
Z字形噪声
IMAF模型
轨迹平滑
织物电极采集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
肌电信号
织物电极
信号分析
织物组织
生物电信号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高精度驱动与检测方法
抗噪声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
IQ正交解调
多电极驱动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
电极表面粗糙度对检测电容的影响
检测电容
表面粗糙度
电极
微机电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极分布对织物触摸垫电容及触控信号的影响
来源期刊 软件导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织物触摸垫 电极宽度 电极间间隙 互电容 触控信号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第十五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9)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01
字数 5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07/rjdk.1927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吉永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37 135 6.0 10.0
2 杨旭东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52 366 11.0 17.0
3 甘行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2 1 1.0 1.0
4 董洪强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织物触摸垫
电极宽度
电极间间隙
互电容
触控信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软件导刊
月刊
1672-7800
42-1671/TP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31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9
总下载数(次)
57
总被引数(次)
303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