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互联网虚拟场域是由空间和时间交互作用构建出的新型社会时空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场域.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格局由现实场域向虚拟场域转换,主客体范畴由单一主体向一体多元身份转换,教育资源的获取从数量向效能转换.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转换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困境与挑战:一是虚拟场域的共时性,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力;二是权利场域的失范,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规范力.因此要以制度为核心,重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技术为手段,重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精神文化为要义,重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环境.
推荐文章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模式
互联网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策略
互联网视角下
政治教学
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互联网背景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路径
互联网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联动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转换与重构
来源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场域转化 机制重构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爱玲 8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场域转化
机制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月刊
1009-2528
11-4062/G4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82-18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32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