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螺旋藻、裂壶藻、大型潘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77±1.38)g、初始体长(8.79±0.55) cm的健康红草金鱼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潘粉的组合饲料60 d.其中,C组(对照组)饲料中不合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C1组饲料中含4.0%螺旋藻、1.0%裂壶藻、4.0%大型瀣粉;C2组饲料中含6.0%螺旋藻、1.5%裂壶藻、6.0%大型潘粉;C3组饲料中含8.0%螺旋藻、2.0%裂壶藻、8.0%大型溞粉;C4组饲料中含10.0%螺旋藻、2.5%裂壶藻、10.0%大型溞粉.分别于第30天和第60天取样,测定生长指标、组织类胡萝卜紊含量、体表色度和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显示:投喂30 d时,C1、C2组的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与增重率较C组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较C组显著降低(P<0.05);投喂60 d时,C2、C3组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与增重率较C组显著提高(P<0.05),同时C3组饲料系数较C组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投喂30 d时C2组皮肤与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投喂60 d时C2组皮肤与鳍条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投喂30与60 d时,体表亮度(L*)与红度(a*)值的最大值均出现在C3组,并显著高于C组(P<0.05).投喂30与60 d时,血清和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含量的最大值、丙二醛(MDA)含量的最小值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最小值均出现C3组,且C3组上述指标与C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分析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红草金鱼饲料中添加8.0%螺旋藻、2.0%裂壶藻和8.0%大型溞粉较为适宜.
推荐文章
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大型溞和金鱼藻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
大型溞
金鱼藻
磷浓度
生物操纵
共培养
螺旋藻对中华鳖生长和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华鳖
螺旋藻
添加量
体组成
氨基酸
血清生化指标
DHA藻油调和油对SD大鼠血液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DHA藻油
食用油
血液常规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钝顶螺旋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丁草胺
苄嘧磺隆
钝顶螺旋藻
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草金鱼 螺旋藻 裂壶藻 大型溞粉 生长 体色 生理生化指标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4-146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963
字数 76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20.03.05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3)
共引文献  (248)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草金鱼
螺旋藻
裂壶藻
大型溞粉
生长
体色
生理生化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