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ASCs)在D-半乳糖诱导裸鼠皮肤老化的拮抗作用及其对皮肤恢复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抗衰老机制并为临床上抗衰老疗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SPF级裸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半乳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D-半乳糖+ASCs组与D-半乳糖+氨基胍(AG)组,每组10只.对D-半乳糖+PBS组,D-半乳糖+ASCs组和D-半乳糖+AG组的裸鼠的背部进行皮下注射1000mg/kg D-半乳糖,每天1次,持续8周.2周之后,3组小鼠背部分别注射PBS缓冲液(0.5ml)、ASCs(1×106/ml)和AG(100mg/kg),均注射至真皮层,每天1次,4周后处死.取每组皮肤组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法测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总胶原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及Ⅲ型胶原蛋白水平.通过HE染色和马松染色比较各组皮肤组织真皮层厚度及胶原分布比,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各组CD3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四组裸鼠的体重与模型构建前并无显著差别.对照组裸鼠表现为充满活力,反应敏捷,并且皮肤富有弹性,粪便无明显臭味;衰老小鼠模型皮肤逐渐变弱,变薄,失去弹性,并患有便秘,且排泄物发臭;而经ASCs或AG处理的小鼠裸鼠在处理后情况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D-半乳糖+PBS组裸鼠SOD、总胶原蛋白、CD31、VEGF、Ⅰ型胶原蛋白及Ⅲ型胶原蛋白水平显著降低,MDA及AGEs表达量显著增加,而通过ASCs或AG处理的裸鼠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HE及马松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D-半乳糖+PBS组裸鼠真皮层相对较薄,胶原分布比明显降低,而经ASCs或AG处理的裸鼠鼠真皮层有所增厚,胶原分布比显著上升.结论:ASCs移植对D-半乳糖诱发衰老的裸鼠的自由基与糖基化水平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为ASCs的移植抵抗肌肤衰老的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