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环保形势日趋严峻,我国加速了汽油质量升级的步伐.2016年12月,国家颁布国六标准,在烯烃含量、苯含量、蒸汽压等主要指标上比现行欧洲标准严格, 50%点馏出温度降低.国六升级面临以下几个严峻问题:我国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品种变化频繁,高质量汽油的平稳生产难度大,质量升级成本高,而国际上尚无配方原油以及智能炼厂技术,炼油厂大多为传统加工工艺,需要深入从分子水平认识原油,实现加工过程的智能化管控;理想的清洁汽油组分——烷基化汽油的生产基本为液体酸催化剂生产工艺,本质不安全,生产过程的废酸、废渣属于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风险大,固体酸烷基化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长周期工业化经验;我国连续多年汽油车的产销量居世界前列,高质量的汽油需求逐年增加,劣质柴油产量过剩,如何把催化裂化等劣质柴油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的技术国际上没有大规模工业化报道;催化裂化汽油占汽油池的比例居世界高位,为脱硫、降烯烃同时保证高辛烷值带来巨大压力,而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存在辛烷值损失大、能耗高等问题;对汽油燃烧性能与排放的关系研究比较宏观,缺乏分子水平燃烧与排放的深入认识,而欧美国家制定标准都结合本地区炼油厂装置结构和汽油池特点,可参照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