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物哀(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学者本居宣长在分析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时提出的文学理念。20世纪40年代后被诸多学者认定为审美形态进行研究。"物哀"的释义为"主体对客观自然万物的直观感受",在日语构词体系中"物"与"哀"都可作动词,分别释义。作为审美形态来讲,理解"物哀"一词最重要的是有"知物哀"之心。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物哀”的审美释义
来源期刊 大观:论坛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物哀 物哀美学 知物哀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0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3-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玲莹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 4 0 0.0 0.0
2 牟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哀
物哀美学
知物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观(论坛)
月刊
2095-8250
41-1431/J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北土街9号
36-74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