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血压身高比性别分类法、年龄分类法和年龄性别分类法筛查青春期血压偏高的效果,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小学常规体检的10~17岁汉族学生26 068名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3种方法筛查血压偏高的最佳临界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Kappa值用于评价.结果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2.7%.筛查青春期血压偏高时,性别分类法的AUC、灵敏度、特异度、+LR、-LR、PPV、NPV、Kappa值分别为0.87,95.0%,79.1%,4.56,0.06,57.2%,98.2%,0.60;年龄分类法分别为0.89,93.3%,84.5%,6.04,0.08,64.0%,97.7%,0.67;年龄性别分类法分别为0.90,94.3%,85.5%,6.52,0.07,65.7%,98.1%,0.69.3种方法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年龄性别分类法的AUC和Kappa值最高,性别分类法最低.结论 年龄性别分类法筛查效果最好,但相对复杂;年龄分类法筛查效果良好且更加简便.推荐采用2种方法筛查青春期血压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