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公式化”“概念化”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艺创作的顽症,发展至今还出现了“新概念化”问题.在新中国动画人物塑造中,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和公式化两个方面.创作者通常运用模式化思维进行创作,使得人物缺乏个性,人物关系单一,剧情千篇一律.虽然公式化、概念化被学界多次提及,但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究其原因,一是对公式化、概念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即不同的动画作品的人物塑造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式化、概念化问题.二是公式化、概念化的原因是多元化的:除了外在社会环境的普遍性因素,还有动画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原因.公式化、概念化作品借着强调文艺作品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意义”,运用动画电影的“警示”教育手段,忽略作品的艺术性,造成作品“大写主题”“说教主义”倾向,从而形成了1950年代新中国动画人物塑造中独特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本文基于1950年代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生态的复杂环境,对新中国动画人物特性进行深度探讨,以期发现中国动画人物塑造中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问题与作品艺术性本身的张力.
推荐文章
如何加强中国优秀动画片在柬埔寨的译制传播
中国优秀动画片
柬埔寨
译制传播
论中国动画片想象力缺失问题
中国动画片
想象力
浅析动画片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影响
动画片
幼儿语言
影响
经典文学改编视域下中国动画片的国际化传播研究
经典文学改编视域
中国动画片
国际化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50年代新中国动画片人物塑造的有关问题
来源期刊 四川戏剧 学科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中国动画 人物塑造 公式化 概念化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影视寻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雨橙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影艺术
中国动画
人物塑造
公式化
概念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戏剧
月刊
1003-7500
51-1087/J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下汪家拐街22号
62-112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62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9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