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鼻祖鲁迅先生,开辟、引领了"乡土"文学的写作传统.女作家萧红则被公认为继承、延续了这种文学传统的典型代表.学者刘禾曾在研究中指出,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同步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正是"民族国家文学".通过考察萧红的两部代表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从其中的女性视角切入,探讨萧红如何在作品中批评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论述、并由此提供区别于男性作家的独特视角.
推荐文章
“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天下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
多民族国家
价值认同
难度与限度
构建
萧红与早期《七月》及其文学写作
萧红
七月
个人化写作
抗战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女性、乡土与"民族国家文学" ——从萧红笔下的"生死场"谈起
来源期刊 赤子 学科
关键词 萧红 女性 乡土文学 民族国家 刘禾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58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诗喆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萧红
女性
乡土文学
民族国家
刘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赤子
旬刊
1671-6035
11-4627/C
16开
北京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27
总下载数(次)
124
总被引数(次)
160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