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和后向轨迹模型等,分析西安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有机物(WSOc)的光谱特性和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PM2.5中WSOC的浓度为4.66~14.75 μg·m-3.WSOC的E2/E3、E3/E4、S275-295、SUVA254、AAE和MAE365的值分别为2.85~4.32、2.21~3.56、0.009 9 ~0.012 7 nm-1、2.35~3.89 m2·g-1、2.66 ~4.60和1.51 ~2.60 m2·g-1.南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采样点PM2.5中WSOC的E2/E3值、E3/E4值、S275-295和AAE值均较高于北郊(城市运动公园)采样点的,而SUVA254和MAE365值较低.EEMs-PARAFAC模型鉴别出WSOC中主要含有4个荧光组分,C1和C2分别归属为类富里酸和类蛋白,C3和C4均归属为类腐殖质,各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及其总和与PM2.5、OC、WSOC浓度和A254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WSOC的FI、BIX和HIX值分别为1.75 ~2.12、1.14~1.46和1.18 ~2.06.监测期间气团传输轨迹以本地西南向短距离传输为主,其轨迹占比超过50%;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冬季污染物排放对西安也有较明显的贡献.西安市南北郊PM25的碳组分含量存在差异较小,南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采样点PM2.5中WSOC的相对分子质量、腐殖化程度和光吸收能力比北郊(城市运动公园)的低,而光吸收强度的波长依耐性相对较强.WSOC主要为生物来源或由生物来源和陆源共同组成,且以自生源为主,陕西省区域输送对冬季PM2.5和WSOC的来源贡献最为显著.
推荐文章
冬季PM2.5的气象影响因素解析
细颗粒物PM2.5
日均温
最高温
最低温
相对湿度
平均风速
最大持续风速
降雨量
定量评估机动车限行、共享单车 对西安市PM2.5的影响
机动车限行
共享单车
PM2.5
西安市
郴州市大气PM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PM2.5
无机元素
富集因子
主成分分析
郴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安市冬季PM2.5中WSOC的光谱特性和来源解析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有机物(WSOC) 光谱特性 平行因子分析 后向轨迹模型 来源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4-39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7/j.hjkx.202001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毅 28 130 7.0 9.0
2 张亚楠 6 4 1.0 1.0
3 刘焕武 1 0 0.0 0.0
4 田萍萍 1 0 0.0 0.0
5 李亚飞 1 0 0.0 0.0
6 雷颖 3 8 1.0 2.0
7 王一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1)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4(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5(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6(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8(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9(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M2.5
水溶性有机物(WSOC)
光谱特性
平行因子分析
后向轨迹模型
来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总被引数(次)
231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