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盆腔组织和器官MRI的变化及盆底恢复情况,探讨MRI对产后盆底缺陷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例,行盆底静态MRI(横断面、冠状面FSE-T2WI)及动态MRI(true-FISP)检查.静、动态MRI影像完成肛提肌损伤情况、肛提肌各影像指标的测量(H线、M线、提肛板角、双侧髂尾角、肛提肌裂隙面积)、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评估.对存在肛提肌损伤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产妇进行随访并于3个月后再次行盆底静、动态MRI检查,比较两次检查产妇肛提肌损伤和器官脱垂变化情况,同时比较肛提肌各影像测量指标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差异.结果 32.0%(16/50)产妇存在肛提肌损伤,46.0%(23/50)产妇存在盆腔器官脱垂.两次检查产妇肛提肌损伤情况、肛提肌各影像测量指标(H线、M线、提肛板角、双侧髂尾角、肛提肌裂隙、盆膈裂孔面积)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于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明显恢复.MRI检查可有效检测并量化产后盆腔组织和器官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
推荐文章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盆腔器官脱垂影响的临床研究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功能锻炼
初产妇
产后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
家庭协同护理
初产妇
分娩结局
产后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RI评估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腔组织和器官恢复情况的价值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肛提肌 初产妇 经阴道分娩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3-10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10.2019-7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影像科 129 612 12.0 16.0
2 李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影像科 49 143 5.0 10.0
3 赵玉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影像科 7 2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肛提肌
初产妇
经阴道分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