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全身麻醉患者采取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分析其对麻醉深度的监测与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血流动力学调控麻醉组(对照组)和根据BIS值变化调控麻醉组(观察组),各100例.就患者应用效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为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异丙酚的用量、苏醒时间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采取BIS监测,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良好的麻醉深度,提升苏醒期质量,保障患者麻醉安全.
推荐文章
麻醉深度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镇静深度的比较
脑电描记术
异丙酚
哌啶类
清醒镇静
药物释放系统
麻醉
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心率变异指数联合用于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深度的临床观察
脑电双频谱指数
心率变异指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深度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低温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的对照研究
体外循环(CPB)
麻醉深度(DA)
脑电双频指数(BIS)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
变异系数
变化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 血流动力学调控 全身麻醉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58/j.cnki.1007-0893.2020.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少宇 12 27 3.0 5.0
2 周惠明 3 9 1.0 3.0
3 谭霞玲 5 5 1.0 2.0
4 车龙通 7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
血流动力学调控
全身麻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半月刊
1007-0893
44-1419/R
大16开
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46-16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5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114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