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蝴蝶等蛾类大部分是以茧的形式在地下过冬,土壤成了它们冬眠的温床,只要不受到冬耕翻地的破坏、禽畜的刨食,就可安全过冬.玉米螟、高梁条螟、粟灰螟以及多种危害水稻的钻心虫都以幼虫的形式过冬,它们钻到稻秆深处或根茎中,在越冬前尽量延长"隧道"的深度,并用啃下来的碎屑将隧道周围填满,又在隧道进口处吐丝结上一层薄网,既安全又保暖.蝗虫、蟋蟀、蚜虫、粉虱等以卵的形式过冬,成虫找到合适的地方,把卵产到那里,安全过冬.蚊、蝇大部分是以成虫过冬,每年气温逐渐下降、冬季临近时,它们就会钻到石洞、菜窖、畜舍等阴暗挡风的角落里躲藏起来过冬.昆虫不管以哪种方式过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首先是储存食物,其次要把体内的水分排出,防止结冰,最重要的是要找个隐蔽温暖的地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天昆虫都去哪儿了
来源期刊 百科知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34) 所属期刊栏目 资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百科知识
旬刊
1002-9567
11-1059/Z
16开
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
2-2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