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虚拟社会以其自身优势吸引着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也给高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分析虚拟道德发生的逻辑条件,阐述加强大学生虚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从培养大学生虚拟道德意识、转变教师道德教育观念、重视高校虚拟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虚拟道德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思考。
推荐文章
论加强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
教育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探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生
就业困难
意识能动作用
实践
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代化
教育
推进
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大学生
幸福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虚拟道德教育的路径思考
来源期刊 海外文摘 学科
关键词 虚拟道德 路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生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PHILOSOPH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31/j.1003-2177.2020.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虚拟道德
路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文摘
周刊
1003-2177
11-1820/Z
北京西四北五条2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