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针对再生冷却微肋结构通道中正癸烷跨临界流动与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光滑冷却通道、直肋和弧肋冷却通道的平均努塞尔特数、摩擦系数和综合换热因子.结果表明,光滑通道在跨临界温度区会产生传热恶化现象,而直肋和弧肋通道都可以有效抑制传热恶化,且弧肋通道的强化换热效果整体优于直肋通道.
推荐文章
姿控用再生冷却推力室传热特性研究
姿控发动机推力室
再生冷却
壁温
热流密度
蒸汽冷却带肋矩形通道流动和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带肋矩形通道
蒸汽冷却
流动换热
传热关联式
数值模拟
肋片对圆环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超临界水
圆环通道
传热
肋片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冷却弧肋通道跨临界流动 与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科技创新导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弧肋通道 再生冷却 跨临界流动 强化传热 正癸烷
年,卷(期) 2020,(19) 所属期刊栏目 工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V231.1
字数 26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60/j.cnki.1674-098X.2004-4851-59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象远 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8 456 13.0 16.0
2 朱洁 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5 67 3.0 5.0
3 罗文 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 8 2.0 2.0
4 韩怀志 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 0 0.0 0.0
5 杨陈罡 四川大学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弧肋通道
再生冷却
跨临界流动
强化传热
正癸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创新导报
旬刊
1674-098X
11-5640/N
大16开
北京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179
总下载数(次)
271
总被引数(次)
2078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