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音译法作为最常见的翻译方法之一,历史悠久。早在唐穆宗时期,汉藏民族间的文字翻译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所译文字皆具备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前正门前的唐蕃同盟碑之碑文就是一部一千两百多年 前藏汉双语翻译的佳作。文章以唐蕃同盟碑碑文、敦煌吐蕃文献中汉藏音译文献为例;以汉语中古音之相关研究成果试探了唐朝 时期吐蕃藏文的发音特征,发掘出千年之前的藏文发音方式之于当今发音方式之独特之处。
推荐文章
敦煌吐蕃文租佃契约探析
吐蕃文
汉文
租佃契约
吐蕃时期的主体伦理观
吐蕃时期
主题伦理价值
社会文化
从吐蕃贡唐物品看其对外交往
吐蕃
唐朝
贡物
对外交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音译法的角度试探吐蕃时期藏语的发音特征——以唐蕃同盟碑碑文、敦煌吐蕃文献为例
来源期刊 文学少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音译 碑文 古藏文
年,卷(期) 202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34-0034
页数 1页 分类号 I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扎西才让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音译
碑文
古藏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少年
旬刊
1003-7640
21-1038/I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8-159
出版文献量(篇)
21117
总下载数(次)
11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