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tms5与pms3是水稻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 其功能位点已经明确, 然而它们在两系不育系中的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针对tms5与pms3基因功能位点, 分别设计了功能标记AS-TMS5和CAPS-PMS3。经鉴定发现, 这2个功能标记能准确区分不育、可育性状对应的隐性纯合、杂合和显性纯合3种基因型。利用AS-TMS5和CAPS-PMS3对培矮64S/9311、广占63S/湘恢47和粤光S/宁恢108的F2群体单株的基因型及育性的关系分析发现, tms5基因是广占63S和粤光S控制光温敏不育性状的主效基因, 而pms3基因在培矮64S和粤光S中并不能独立起作用, 还需要与其他基因共同调控。进一步分析粤光S/宁恢108的F2:3群体基因型与育性的关系, 发现在粤光S/宁恢108背景下, 携带pms3基因的株系几乎都表现可育, 而携带tms5基因的株系在较高气温条件下表现不育, 但育性转换温度可能较高; 而携带tms5与pms3基因的株系育性转换温度比仅携带tms5基因的株系低, 这为聚合2个基因选育不育性状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推荐文章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水稻温敏不育基因TMS5
水稻
CRISPR/Cas9
温敏不育
TMS5
杂交组合
利用TALEN技术编辑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MS3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
PMS3
基因编辑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水稻温敏不育基因tms5突变体的构建
水稻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TMS5
温敏不育
应用基因型与播期互作效应分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光周期和温度的育性敏感性
水稻
AMMI模型
光温敏雄性不育
育性
最大互作效应主成分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tms5与pms3的互作效应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tms5 pms3 功能标记 光敏不育 温敏不育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0.920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ms5
pms3
功能标记
光敏不育
温敏不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