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突破厚包气带农田根层氮磷淋溶与地下水污染复杂定量关系和阻控机理是国际研究难点.本文系统梳理了重点研发专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项目包括以下4方面研究内容:1)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根层氮磷淋溶时空规律;2)根层—深层包气带氮磷淋溶机制和主控因子;3)黑土、潮土和褐土氮磷淋溶阻控机制及其效果;4)典型农区氮磷淋溶风险与区域消减途径.主要科学发现包括:1)受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黑土区、潮土区和褐土区根层氮磷淋溶规律与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体现出空间不一致和较大差异性.黑土区虽然根层淋溶较小,然而受地形地貌影响,地下水水质对淋溶响应更强烈,应该进一步研究黑土区地下水水质对淋溶的响应机制.华北潮土区和褐土区厚包气带具有明显氮阻控能力,应该进一步加强厚包气带对氮磷淋溶减排机理与途径研究.2)基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和12 m深观测井对包气带农田土壤氮盈余累积特征和淋失规律的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区的环境安全施氮量约为200 kg(N)·hm?2·a?1,超过环境安全阈值的多投入氮肥中有51%淋失到1 m根层以下,不合理灌溉、强降水、大孔隙和裂隙是造成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主要因素,对包气带累积硝态氮的淋失作用可影响至6 m以下土层.3)利用深层取样和生物学方法结合,对厚包气带0~10.5 m原位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是微生物进行反硝化的主要场所,深层土壤中反硝化作用显著减弱,"碳饥饿"是限制底层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丰度与活性的关键因素;室内培养试验证实添加碳源可有效激活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活性,为"根层截氮包气带脱氮"的淋溶阻控机理找到了突破口.4)利用黑土、潮土和褐土区氮磷淋溶阻控试验、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北方农区地下水硝酸盐监测网和NUFER(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模型,提出了养分损失脆弱区区划和区域氮磷污染削减草案,可为农业绿色发展和面源污染阻控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
中国北方
农田
氮磷淋溶
种植模式
土壤类型
黑土区农田氮磷淋溶消减措施
氮磷淋溶
黑土
阻控措施
玉米农田
蔬菜地
褐土区农田土壤氮磷淋溶特征及其管理措施
褐土区
农田土壤
蔬菜地土壤
氮磷淋失
阻控措施
冻融交替对农田氮磷淋溶影响的研究进展
冻融交替
农田土壤
氮磷淋溶
关键过程
阻控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北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磷淋溶 包气带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硝酸盐脆弱区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进展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2009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3(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4(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5(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6(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7(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8(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1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2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21(17)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7)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源污染
氮磷淋溶
包气带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硝酸盐脆弱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