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为阐明黑土春玉米田氮素的淋溶风险与阻控机制,运用田间原位15N示踪技术,设常规垄作、免耕无秸秆覆盖和免耕100%秸秆覆盖(秸秆量为7500 kg·hm?2)3个处理,量化了长期免耕秸秆覆盖措施下氮素在不同形态氮库中的转化特征、淋溶运移规律和去向.结果表明:农民常规施肥量条件下,常规垄作、免耕无秸秆覆盖和免耕全量秸秆覆盖均已导致东北黑土春玉米田0~300 cm土壤剖面中分别累积461.6 kg(N)·hm?2、450.7 kg(N)·hm?2和439.7 kg(N)·hm?2的矿质氮,且主要是硝态氮(占比分别为84.2%、79.5%和81.7%),存在着氮素的淋溶损失风险.当季施入肥料氮对玉米苗期和抽雄期0~40 cm土层总硝态氮库累积的贡献率平均为60.9%和58.0%,其淋溶损失风险较高.与常规垄作处理相比,免耕全量秸秆覆盖降低了0~40 cm土层肥料氮向矿质氮库的转化,降低比例达20.8%;增加了其向黏土矿物固定态铵和有机氮库的转化,提高比例分别为39.4%和30.5%.0~20 cm土层,黏土矿物对肥料来源铵的固定能力和微生物对肥料来源矿质氮的固持能力基本相当;20~40 cm土层,固持能力前者高于后者,说明外源碳输入的数量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的接触程度共同决定着对矿质氮的固持潜能.通过免耕和秸秆覆盖调控机制,可阻控黑土春玉米田矿质氮在土壤剖面的大量积累,使氮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均提高9.7%,氮肥的气态损失降低27.7%,延缓肥料氮向深层土壤剖面淋溶运移的速率.
推荐文章
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春玉米田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施肥方式
黑土
玉米
硝态氮
铵态氮
黑土区农田氮磷淋溶消减措施
氮磷淋溶
黑土
阻控措施
玉米农田
蔬菜地
中国北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
面源污染
氮磷淋溶
包气带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硝酸盐脆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土春玉米田氮素的淋溶风险与阻控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覆盖 15N示踪 迁移转化 淋溶损失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黑土区氮磷淋溶的阻控机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5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2004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欣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81 1804 22.0 41.0
2 张旭东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79 2582 27.0 50.0
3 史奕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6 2761 29.0 48.0
4 何红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0 936 17.0 29.0
5 袁磊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0 57 5.0 7.0
6 梁超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3 150 4.0 12.0
7 解宏图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0 1448 19.0 38.0
8 马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3 124 6.0 11.0
9 鲁彩艳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 489 14.0 20.0
10 吕丽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 0 0.0 0.0
11 贾竞超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4)
共引文献  (125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0(4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3(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免耕
秸秆覆盖
15N示踪
迁移转化
淋溶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