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间作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揭示间作体系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提供依据。2015—2017年连续3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 以小麦间作玉米为研究对象, 设置地下部3种互作强度: 根系不分隔(完全地下互作处理, W/M)、300目尼龙网分隔(部分地下互作处理, NW/M)和0.12 mm塑料布分隔(无地下互作处理, PW/M), 以及地上部高、低玉米密度(M1、M2) 2种互作强度, 同时设置相应单作处理。结果表明, 小麦间作玉米共生前期和后期完全地下互作处理促使小麦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 且共生后期玉米密度的提高促使完全地下互作效应增强, 进一步提高了小麦Pn。小麦间作玉米共生前、中和后期, 完全地下互作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 且玉米密度提高对共生前期完全地下互作处理和部分地下互作处理小麦Gs的增加起到促进作用。在共生前期、后期完全地下互作和部分地下互作处理保持了较低的Tr。间作完全地下互作处理有助于小麦叶日积(LAD)的增加, 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 提高比率越大。完全地下互作处理使共生中期间作小麦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值(SPAD)显著增加, 有利于光合强度的提高。间作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完全地下互作处理中小麦籽粒产量达到相应单作产量的76.8%, 具有显著提高间作群体籽粒产量的优势, 且地上部互作强度增强有利于完全地下互作处理正效应的发挥。地上地下互作强度是影响间作小麦光合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调节地上地下互作强度的强弱来优化低位作物光合性能。
推荐文章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物间作
密度
根间作用
互作强度
光合特性
大麦/豌豆间作系统种间竞争力及产量对地下作用和密度互作的响应
大麦/豌豆间作
隔根
地下作用
作物产量
土地当量比
竞争力
梭梭幼苗的存活与地上地下生长的关系
梭梭幼苗
地上部分
根系
水分
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作小麦光合性能对地上地下互作强度的响应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间作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 小麦 光合性能 产量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94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1.0104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作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
小麦
光合性能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