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生物产量是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 对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尤其重要。本研究利用588份甘蓝型油菜材料构成的自然群体2年生物产量表型数据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再结合高生物产量材料‘CQ45’和低生物产量材料‘CQ46’的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 整合了6个甘蓝型油菜材料6个部位(茎秆、叶片、花后30 d主轴与侧枝种子、花后30 d主轴与侧枝角果皮)的转录组数据构建的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筛选出与生物产量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2年间甘蓝型油菜自然群体中生物产量对大多数产量相关性状都具有正向效应; 自然群体2年生物产量分析的最佳模型均为K+PCA模型, 共检测到9个显著位点(P < 1/385691或P < 0.05/385691); 根据CQ45和CQ46共36组转录组数据, 选择MAD值为前5%的基因共计5052个用于构建WGCNA, 通过筛选合并共得到了15个模块, 其中5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分别与叶片、茎秆和花后30 d种子显著性相关; 整合了WGCNA中关键模块的hub gene、GWAS分析得到的显著SNP位点和极端表型差异基因确定候选基因, 它们的拟南芥同源基因为HCEF1、HOG1、SBPASE、ACT2, 这些基因在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碳同化、物质积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整合GWAS和WGCNA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黄籽微效作用位点
甘蓝型油菜
黄籽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候选基因
甘蓝型油菜
叶绿素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甘蓝型油菜CBF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甘蓝型油菜
CBF
低温
冻害
基因表达分析
甘蓝型油菜桔红花显性基因候选区域的NGS定位及InDel标记开发
甘蓝型油菜
桔红花性状
基因定位
测序
分子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整合GWAS和WGCNA筛选鉴定甘蓝型油菜生物产量候选基因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GWAS WGCNA RNA Seq 甘蓝型油菜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1510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1.0417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WAS
WGCNA
RNA Seq
甘蓝型油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