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驱过程中油水岩反应不断改变导致产出原油的组分不断变化,深入探究其规律及机理有助于实现油藏的精准高效开发.本文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首先,长岩心驱替实验与族组分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实验相结合系统地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而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尺度探究油—水—岩作用机理.实验发现:无水采收期,产出原油组分含量变化较小.见水之后,饱和烃含量下降与—CH3和—CH2—吸收峰明显降低相验证,芳香烃含量上升与—CH—离平面振动和苯环对称伸缩振动增强相统一,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小幅度上升对应于含氧/氮官能团吸收峰微弱增加.模拟发现:原油组分在方解石表面形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吸附序列;水驱过程中水分子先后与饱和烃、芳香烃以及游离态胶质、沥青质接触并将其先后驱离方解石表面.最终,吸附态胶质、沥青质稳定存在,一端锚定在方解石表面,一端牵引着少量未被驱离的芳香烃和饱和烃.原油组分极性越强与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越强,静电力贡献越大、范德华力影响越小.原油组分极性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含芳香族化合物之间发育π键相互作用,饱和烃通过范德华力与其他组分相互作用.原油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原油组分在方解石表面表现为整体性的运动特征,同时造成非极性原油组分的滞留.本研究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研究相结合从分子尺度解释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为靶向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推荐文章
水、油接触过程中原油粘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地层水
原油粘度
轻烃组成
扩散速度
模拟试验
高含盐油藏水驱储层参数变化机理及规律研究
高含盐油藏
储层参数
微观孔隙模型
支持向量机
微粒运移
采油过程中原油萘、菲系列浓度变化规律
原油
芳香烃
液相色谱
采油过程
水劈裂过程中岩体渗透性规律及机理分析
水力劈裂
渗透系数:机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规律及机理
来源期刊 石油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原油组分 族组分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 油—水—岩作用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2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1693.2021.01.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3)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8(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9(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油藏
原油组分
族组分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
油—水—岩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学通报
季刊
2096-1693
10-1405/TE
大16开
北京市
80-137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2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