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西藏自治区羊八井至大竹卡段公路改建工程涎流冰病害问题,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区公路涎流冰病害成因及防治技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边坡渗流模型,分析了边坡开挖后边坡内部的渗流分布、坡面渗水位置、渗水大小及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冻土地区涎流冰主要由于施工边坡开挖的裂隙水、地下水和地面水漫溢、高山冰雪融水等冻结产生.边坡从上往下顺坡向总水头值依次递减,在碎石层呈锐减趋势,变化区间为1.0~75.0 m.边坡孔隙水压力从坡顶到坡底呈递增趋势,变化区间为38.9~75.0 m,顺坡向呈递减趋势,变化区间为75.0~15.6 m,在坡脚处达到最小值.薄弱层孔隙水水平向流速一般比其他土层或岩层快.边坡因切坡等原因被破坏,其薄弱层出水量最大,是涎流冰病害防治的重点位置.采用挡冰墙和聚冰坑等综合施工措施对边坡涎流冰进行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
推荐文章
吉延高速公路涎流冰分析与防治
高速公路
涎流冰
分析
治理
大小兴安岭公路涎流冰的形成及其防治
涎流冰
危害
防治措施
大小兴安岭地区
公路涎流冰的防治措施
涎流冰
薄弱上移法
拒绝闭合法
侧移分流法
横向汇流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涎流冰的成因分析及防治
来源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原冻土 公路 涎流冰 成因分析 防治措施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7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26/j.cnki.issn1672-6871.2021.01.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冻土
公路
涎流冰
成因分析
防治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871
41-1362/N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开元大道263号
36-2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45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